文档位置: 业务资讯
|
|
政策引领 服务提升 信息支撑 近年来,市人社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摆在首要位置,采取政策引领、服务提升、信息支撑等举措,全面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取得显著成效。 在实施创业引领计划中,市人社部门通过推广创业实训、普及创业教育、加大政策扶持等手段,推动在淮所有高校将创业模拟实训纳入教学课程,引进网络创业培训项目,开通了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在校生开展了创业实践。定期组织开展创业巡回演讲、项目推介“进高校”等活动。我市将大学生创办科技类、文化创意类企业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300万元,个人贷款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给予全额贴息;将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期限从毕业年度调整为毕业前一学年,所有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创业实训。对参加创业实训后成功实现创业的,按200元/人标准对培训机构予以补贴。去年以来,全市完成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0.8万人。在8所驻淮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站”,成功打造了“淮安创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江苏财经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淮阴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规模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相继培育认定省级创业示范基地10个、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86个,争取省补资金5635万元。 在提升就业服务上,市人社部门积极开展促进就业专项活动,常态化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等专项活动,将政策、岗位和服务送进校园,提高配置效率。先后举办了“2016年春季人才交流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主题招聘月活动”,联合团市委举办了6场“淮水扬帆·助就业促发展”人才招聘系列活动。大力引导企业吸纳毕业生,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给予培训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给予补贴和贴息,调动其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加大对见习单位和见习人员的政策扶持,落实好见习补贴政策,全年组织了700多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入见习基地见习。加强与教育部门、高校、社区之间的信息对接,认真组织好实名制登记工作,确保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率和接受服务率“两个100%”。去年,共组织实名调查登记7459人,提供就业服务1.11万人次,实现了两个100%的工作目标,年末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6.5%,高于省目标4.5个百分点。我市将零就业家庭、优抚对象家庭、农村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以及残疾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符合条件的及时兑现求职补贴,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在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上,我市出台系列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海外人才来淮就业。对引进的“名校优生”除可以对照条件申报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计划资助、申领淮安市“购房券”、申请人才公寓租住外,还可以申请一次性就业补贴;被认定为“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或创新创业急需人才,首次在淮安购房的,给予3-8万元购房补助。制定出台了《淮安市服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5个暂行办法》,从创新创业产品推介、自主创新资助、创新创业投融资扶持、配偶就业、子女入学、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在淮创新创业、工作生活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围绕“4+1、4+2、4+3”等重点产业举办“名校优生”专场招聘,市人社部门先后赴西安、兰州、安徽、南京等地重点高校和综合性人才市场开展招聘引智,全年累计签约引进紧缺专业本科生4200多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801人。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了县区全覆盖。(蒋礼涛 陈礼进) |